更新時間:2022-07-14 19:30:12點擊:
漢服,是“漢人傳統(tǒng)服飾”也稱中華傳統(tǒng)服飾,又稱漢衣冠、漢裝、華服,漢服定型于周朝,傳承于秦朝。漢代衣冠直接繼承自秦朝,如漢蔡邕《獨斷》卷下:“天子常服,漢服受之秦”。漢朝形成完備的冠服體系。那么,歷史上真正的漢服是什么樣的?
歷史上真實的漢服基本特點:交領(lǐng)、右衽、系帶,形制有衣裳、深衣、袍衫、襦裙、襦袴,組成結(jié)構(gòu):首服、體衣、足衣、配飾等。
漢服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(明末清初),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(qū),以“華夏-漢”文化為背景和主導(dǎo)思想,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,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,明顯區(qū)別于其他民族的傳統(tǒng)服裝和配飾體系,是中國“衣冠上國”、“禮儀之邦”、“錦繡中華”、賽里斯國的體現(xiàn),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繡等杰出工藝和美學,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(shù)。
一般來說中國傳統(tǒng)服飾被稱之為"漢服"。
所以,后來"漢服"這個詞匯的基本內(nèi)涵也固定下來,即漢族傳統(tǒng)服飾。在漫長的歷史中"漢服"逐漸成為漢人自我認同的文化象征。在唐代樊綽的書中就明確的稱大唐的服飾為"漢服"。到了宋元明時期,一些異族酋長也明確地用"漢服"來指稱漢人服飾。
漢服本來就是兩千年的時間里不斷變化不斷更新的中華特色,沒有絕對固定的模式。(中華,泛指與漢民族廣泛接觸的所有民族。)很多人說的漢服的復(fù)興,只是崇古,不是復(fù)古,漢服的元素,才是真正應(yīng)該在設(shè)計界推廣的。我們?nèi)钡牟皇谴h服的人,缺的是恰恰是與時俱進的漢服設(shè)計。
茶色羅織金蟒袍
香色麻飛魚袍
馬王堆漢服
南宋遺存的漢服
藍湖縐麒麟補命婦官服 短襖
羅中單